博文

Cloudflare为初创企业提供一年的免费服务

图片
  分享一个来自赛博活佛 Cloudflare 为创业者提供的福利 —— Cloudflare for Startups计划。这是一个为期一年的免费服务,专为充满梦想和热情的创业者量身打造。 申请门槛 Cloudflare作为上帝般存在的网络公司,申请的门槛并不高,但感觉大体上是想为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提供福利,所以会要求公司必须是近五年成立的,并且有5万元以上的融资,有基本的品牌形象,比如LinkedIn主页,公司网站等,如果已经在孵化器中的话会是额外的加分项。 申请步骤 申请过程就非常简单了,网上提交个申请表之后等邮件通知就行了。 丰厚福利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福利还算不错,所有Cloudflare能提供的免费和付费服务几乎全开放,CDN, DDOS防护,100%在线保证,流媒体,存储和数据库等等,一年免费使用。 申请地址 https://www.cloudflare.com/forstartups/

多伦多的创业孵化机构

图片
  这里收集了一些多伦多的创业孵化器机构,这些机构都有自己偏好的投资领域和方向,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如果要了解详细情况可能需要去到他们的官网,或者直接与他们联系。至于这里面有多少是愿意接受SUV创业移民项目的,需要与他们咨询。 MaRS Discovery District - www.marsdd.comMaRS专注于科技创新和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资金、导师和市场进入策略。 The DMZ at Ryerson University - dmz.ryerson.caDMZ以硬科技和企业软件为主,强调对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全球扩张提供支持。 Communitech - www.communitech.ca虽然总部在滑铁卢,但Communitech在多伦多有办事处,着重于科技和数字媒体,提供广泛的加速计划。 OneEleven - www.oneeleven.com专为B2B SaaS初创公司设计,提供高强度加速项目和导师资源。 Creative Destruction Lab (CDL) - www.creativedestructionlab.comCDL在多伦多有办公室,专注于科技和硬件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The DMZ at York University - york.dmz.ryerson.ca致力于培养多样化的创业者,支持各种创新领域,特别是社会影响力项目。 Next Canada - www.nextcanada.com专注于加速大学生创业者,涉及科技、健康和教育创新。 L-Spark - www.l-spark.com虽然主要在渥太华,但也在多伦多有业务,专注于B2B SaaS,特别是云服务。 StartX - www.startx.com由斯坦福大学创办,尽管不直接在多伦多,但其合作伙伴网络包括多伦多,侧重科技创新和硬件。 Tecumseh Labs - www.tecumsehlabs.com提供深度技术支持和市场进入策略,适合硬件和软件创新初创公司。 S3pace - s3pace.ca专注于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和创业平台,服务于各行业的初创公司。 Shtic - www.shtic.com提供加速器服务,重点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 启迪之星孵化器 - www.tusstar.com致力于早期科...

加拿大创业融资的潜规则

图片
  加拿大的市场和美国比起来小了点,但这里的环境也有自己的优势。加拿大的人才和市场需求虽然不如美国,但法制环境健全,市场规范,这可是我们的大优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加拿大VC界的见解,还有路上可能踩到的那些坑。 首先,你得准备好一份精致的商业计划书和PPT。光有想法不够,还得包装好,让投资人眼前一亮。所以,花点时间把这些做好,是非常值得的。接下来就是去找VC聊天了,这过程可不短,得一一拜访,了解每个机构的特色和投资人偏好,这可是一场大考验。效率可能不高,但是一步一个脚印,总有收获。不过,如果能参加商业路演就爽了,一场活动就能见到一大群投资人,混个脸熟,机会就大了。但也别太乐观,很多时候,热闹的掌声未必能换来实际的投资。 找到了合适的投资人后,初期的投资额度一般不会太高,几万到几十万加币吧,比起美国的大手笔,确实小了点,但足够让你把项目推向前进。加拿大的金融环境保守是出了名的,可能得签一些协议,比如对赌协议,确保你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个目标,否则投资就可能变成贷款。还有其他条件,比如用指定的会计师,不过这些都是为了确保项目更稳健地发展。 对于VC,我的建议是保持清醒,他们是来赚钱的。投资时他们谨慎,运营中可能意见不合,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回本并盈利。所以,作为创业者,拿投资的时候得谨慎考虑,合作中也要平衡好投入和收益,确保每一步都有意义。 总之,加拿大的创业路虽然有挑战,但机会也不少。保持热情和专业,相信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伙伴。欢迎大家继续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商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

图片
  在加拿大,商业计划书是融资(无论是通过风险投资还是商业贷款),甚至租赁商业地产的重要文件。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通常包含以下八个核心模块: 概述(Summary)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公司及其业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或合作伙伴。例如,用一句话说明公司是做什么的。 公司概述(Company Profile) 详细介绍公司业务、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重点突出创始团队的背景和经验,证明团队有能力成功运营企业。阐述为什么这个创业项目只有这个团队才能做好。 商业环境分析 分析当前商业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例如,分析市场趋势、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若外部环境不利,则商业计划难以获得认可。 产品与服务 阐述产品或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解决客户的痛点,并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 营销与销售 制定营销策略,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并根据不同渠道的转化率预估销售额。 运营计划 根据销售数据制定运营计划,包括人员配置、生产安排、运营成本等。例如,根据预期的营业额安排厨师、服务员的数量,以及原材料的采购量等。 财务计划 基于销售和运营数据编制财务报表,通常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附录 提供支持商业计划书内容的各种数据和文件,例如行业报告、市场调研数据等,以增强计划书的可信度。 总之,撰写商业计划书时,应注重以上八个模块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024年加拿大SUV项目政策变化汇总

在2024年,加拿大的SUV(创业移民)政策经历了多次重要调整,特别是在指定机构的支持限制、优先处理机制以及工签政策方面。这些变更不仅影响了申请人的策略,也为未来的创业者创造了新的机遇。本文将对这些政策做出详细分析,以期为有意申请者提供有效指导。 1. 指定机构支持的限制 自2024年4月30日起,加拿大政府对指定机构的支持数量进行了明确限制。无论是风险投资公司、天使投资团体还是企业孵化器,全年支持的初创企业数量不得超过十家。这一政策强调了每个项目获得充分资源和关注的重要性,旨在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尽管竞争将加剧,但优秀的创业计划将有更多机会得到深入支持与指导。 2. 优先处理机制的实施 为了提升项目的处理效率,加拿大移民局引入了新的优先处理机制。获得风投或天使投资支持的初创企业申请,以及由成员企业孵化器支持的申请,将优先进行处理。特别是对投资至少75,000加元的申请,将给予优先级。这一举措无疑将激励高投入、高质量的创新项目,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者子类别的所有移民申请也将享受到优先处理的政策,反映出加拿大对于引入高潜力人才的重视。 3. 工签政策的重大调整 2024年10月3日,加拿大移民局宣布一项重要改革:SUV创业移民工签从之前的封闭型改变为开放型,且有效期从一年延长至三年。开放工签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其可以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业务方向。三年的有效期则为创业者提供了更稳定的经营环境,帮助他们更专注于长期发展。 4. SUV项目的配额与申请数据 在未来三年,SUV项目的配额将稳步增长,2024年为5000个,2025年和2026年均增至6000个。这显示了加拿大政府吸引国际创新人才的坚决意图。截至2023年4月,全球共提交了12,214份SUV申请,约30%已经处理。自2013年至2023年4月,SUV项目的获批率高达81.3%,为申请人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5. 政策变动的影响与建议 这些政策调整为申请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优先处理机制和开放工签政策,为高质量项目开辟了通道。同时,指定机构支持的限制可能会加剧竞争。对于有意申请SUV项目的创业者,以下几点建议尤为重要: 精心打磨商业计划,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市场可行性。 积极寻找高质量的指定机构支持,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优先处理的机构。 灵活利用开放工签政策,制定应变的创...

新移民买车全攻略——省钱经验分享

图片
我对汽车的认识算比较晚了,几乎在出国前的两三年才开始了解一些汽车常识。正是因为这点常识让我入了门,在移民到加拿大之后玩了不少车,又学了不少东西。这里总结一些我的经历,可能会帮助刚开始加拿大生活的新移民少走些弯路。 这几年我在曼省、安省以及阿省都居住过,玩过二手的轿车、SUV、皮卡,以及一些豪华品牌。我没买过新车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穷了,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二手车的性价比太高了。买新车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这几年在整个行业供应链紧张的时期最多只需要关注有没有现车,以及利率等问题。相比之下买二手车就不是太简单的事。 有些大的车行会同时卖新车和二手车,小点的私人车行一般只卖二手车。一般来讲,从车行买车还是比较有保障的(极端情况不讨论)。我也建议新移民登陆之后先从车行入手一台二手车作为代步,后面慢慢熟悉市场和需求确定下来之后再考虑换车。因为正规的车行资质是齐全的,就算是小的私人车行,为了信誉一般都有自己的标准,比如至少要保证车是能过检测,没有明显的问题等等。买到手至少开个半年一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缺点就是价格相对私人卖家当然会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开车行在加拿大算是个挺赚钱的行当。等到对市场和车辆的检测比较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考虑从私人购入二手车了。说实话,目前市场上的那些私人二手车除了主动申明有问题的之外,一般也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私人之间的二手车转手也是很流行和普遍的。在看私人的二手车时一般最应该注意三个问题:发动机漏油、变速箱问题,以及车身锈迹多,任何一个有问题都应该一票否决,便宜也不能要,除非真的很懂车并且自己能搞得定。 我们刚登陆的时候买车就是优先事项之一。比较顺利的是在一周之后从车行买了一台 2015 Subaru Impreza AWD hatchback,当时主要的考虑是在曼省生活的话需要一辆四驱的车,另外因为刚到对驾驶还不是很自信,这台小车操控性比较好会是一个优势,以及我当时对日系车的质量稳定的迷信还在。现在想来有几个地方确实思考不周,但也有客观原因。一个是当时那家店的车源不多,有点矮子里选将军的意思,另外当时接待的华人销售虽然没有坑我们,但也仅限于公事公办的态度,感觉对我们买车帮助不大。至于 Subaru 这个品牌,不能说不好,反正后来我再也没买过 Subaru。接着后面几年买过这些车: 2008 Lexus LX570,真是好车,里外上下的做工都很好,用料扎...

离开安省,以及对加拿大各省的认知

自从去年 10 月举家搬到阿省来之后,感觉一直在忙,各个平台上的信息几乎都停止更新了。时间真快,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记得几个月前国际形势比较紧张的时候,很多人非常焦虑地找到我,问关于移民的事情。现在相对来说缓和得多了,焦虑的人也少了。也正常,移民一直以来都是极少数人会去尝试的。我也在考虑逐渐摆脱自己身上关于移民的那些标签,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多分享一些关于自己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这次我就这件事分享一些关于城市选择方面的个人观点。 城市选择绝对是非常个人的事情,以至于没有人问,或者主动去讲的话是很少人会谈到的。而且这个事情和个人经历相关,像我并没有去过多少加拿大的城市,所以我个人的判断也不一定正确和全面,仅供娱乐吧。另外,我不打算客观地对比优缺点,因为优点谁都知道,中介们最喜欢去讲了。所以我会着重分享我认为的缺点,以及澄清一些误区——这才是更值得关注和权衡的。 简单介绍一下地理。加拿大的面积比美国还大,但省份是非常少的。一共有 10 个省和 3 个地区。其中 3 个地区(努纳武特,西北和育空地区)我就不想提了,99% 的华人都不会去那些地方。剩下的 10 个省份大概可以分成这几个区域:西部的BC省,中部草原三省,安省和魁省,以及东部的海洋四省。 BC 省的省会在维多利亚,但最著名的城市就是温哥华。我相信绝大部分华人都在其中或者周边地区,像本拿比华人比例可能已经高达六七成。我一度认为温哥华是老一辈移民心目中最热门的城市,没想到很多找我咨询 SUV 移民的人也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首选城市——说起加拿大就是温哥华。不得不承认,温哥华确实在很多方面都算得上是加拿大最好的,比如气候环境。但温哥华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冬天有多压抑——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另外生活成本比较高,我这里有个例子,一个朋友在本拿比住的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每个月租金是 2000 多加币。另外油价和汽车保费也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比隔壁省高出 50%,也难怪经常听到那些南下去美国加油的加拿大车主们的故事。 草原三省我比较熟悉阿省和曼省。其中阿省的两大城市Edmonton和Calgary特别像国内的成都和重庆(以前),或者广州和深圳的感觉(现在),属于低调又安逸的地方。因为阿省盛产石油,所以整个省的经济比较强大,常年需要给其他赤字的省『输血』。生活在阿省有诸多好处,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省税,而且油价全国最低,...